close

kid-circus-586322-unsplash.jpg

當初會踏進銀行,主要是因為朋友在銀行上班,並得知銀行待遇不錯加上過去人民對銀行的良好印象。

銀行業(我指民營行庫)待遇大概就是月薪3萬~4萬(新鮮人),年薪(含年終)大約14~18個月,可能第一年年薪就破60萬了,相較於中小企業或是一些上市櫃公司來得好。

 

最後待的這間銀行讓我看不到希望,老實說,我的職涯跳得太快,有些前輩可能覺得我太天馬行空,我從櫃員跳到理專,再從理專跳到企金ARM,我覺得我轉得很合理,櫃員轉理專是轉到外商銀行,是國際品牌,沒有不去的理由,那時候的藍圖是當上top sales後,累積一定的資金去創業,本業還是可以繼續賺,不過有一定的金援就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業。當時突然拿到一個ARM的OFFER,當下想停止作我的top sales夢,因為我知道企金是相對穩定且有機會被看到的位置,還有機會出國發展,所以我又跳到企金ARM,但是我沒有做足夠的功課就放棄理專的工作,當ARM,我發現自己非常不適合,ARM跟理專比起來受得限制太多,沒辦法持續有靈活的idea,對我天馬行空的個性不利。

協理開會時跟大家說,當年如果他離開銀行,現在可能飛黃騰達,他想表達銀行工作就是相對受限制的,因為產品是金錢,如果想要一輩子大概是這種生活可以留下,但如果有夢就去追求,不要等老了後才後悔,我很認同,所以我離職了,因為剛出社會時,銀行也絕非我的首選,當時對我來說是相對容易錄取的,後悔嗎?可能有。

 

但我也不想走回頭路,不想回去做理專,理專終究還是得瘋狂賣保險,因為保險才是收益的最大來源,你不可能每天都下基金,基金手續費也才1.5%~3%,且還要幫客戶打折,一個月假如下1000萬的基金,用1%算手續費率,手續費收益是10萬元,目前銀行小理專的目標大約落在20萬~40萬,等於你一個月要想辦法下2000萬的基金(不談FX或DCI),或是1000萬的基金搭配保險(約120萬繳兩年)才能達到目標。未來銀行員工KPI會更廣更多,櫃員要信用卡+保險+基金,信用卡業務+開新戶,信貸業務+信用卡+開新戶,房貸業務+賣保險,我不是害怕,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前景太不穩定,假如二十多歲這樣拚還游刃有餘,但是你若在40歲還突然一直增加目標,大概會想成為遊民。

 

我決定離開銀行業,這是我的決定,究竟會不會再回來,我不知道,希望市場還沒定義我,

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,

謝謝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銀行 新鮮人 金融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C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